鱼腥草是三百草科蕺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,鱼腥草也叫折耳根、蕺菜,是传统的中药材和野生蔬菜,鱼腥草营养价值很高,是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重庆等地方群众喜爱的传统野生食用植物。

国内的鱼腥草可分为高原鱼腥草、北方鱼腥草和岛屿鱼腥草,高原鱼腥草主要产在贵州、云南、蔬菜、重庆、湖南等省。北方鱼腥草分布在黄河沿岸、水分、源充足的北方低洼地带,北方鱼腥草含鱼腥草素比较多,是宝贵的中药材。岛屿鱼腥草主要分布在海南省和东南沿海,岛屿鱼腥草没有高原鱼腥草清香可口的风味,人们不常食用。

野生鱼腥草主要生长在长江以南,在田野、村落附近的湿地上,池塘边、水沟边是野生鱼腥草生长的地方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,在云南、贵州、四川等地方食用的和药用的鱼腥草全部依靠野生的,在我们这里,鱼腥草喜欢生长在湿润的崖石下面、农田的田埂上和湿润的土坎上,当时没有实行人工种植,一般都是在冬春季节铲田土坎时获得,或者在湿润荒地挖取,为了获得鱼腥草,生长有鱼腥草的田土坎经常被挖鱼腥草的人挖塌,为了获得美味的鱼腥草经常与生产队的社员发生矛盾。

折耳根生长在田埂、路边、沟边和潮湿荒地上随处可见。20世纪80年代前主要是依靠冬春季节铲田土坎或荒地挖折耳根出售,80年代后采用人工种植,亩产达2000公斤以上。鱼腥草在不同的地方,也有不同的吃法,比如在我们贵州,人们常有以下的几种吃法,一是将鱼腥草洗干净之后切段加入香菜、食盐、酱油、大蒜泥和小葱凉拌,二是鱼腥草炒腊肉等吃法。野生鱼腥草无污染,营养价值高。具有医疗保健功效等特点,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,消费群体逐渐扩大。

鱼腥草一般在春季的2—4月份或者秋季的9—11月份进行栽培。选择土层深厚、肥沃、疏松并且湿润的地块,整地后作宽约1.3米的高畦,每距20厘米横开宽13—15厘米,深10—16厘米的播种沟,在沟内施入腐熟的农家肥和磷钾肥,与土壤拌匀,每亩施入农家肥3000公斤。选择粗壮的老茎剪为4—6厘米长的段并且带2—3节的小段作种茎。然后按照距3厘米左右撒播于播种沟内,盖土3—6厘米,浇透水,再盖一层稻草等保湿。在鱼腥草植株封行前要随时拔除杂草,不需要中耕。在生长旺盛期追施浇清粪水,封行后叶面喷施0.2—0.4%磷酸二氢钾1—3次。在现蕾时摘心摘蕾。鱼腥草病虫害非常少,如果发现叶斑病等必须及时防治。鱼腥草栽植后2—2个月就可以采收嫩茎和叶片,生长一年就可以挖取地下茎,一般在10—11月份和早春挖取的品质最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