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瓜起源于非洲的卡拉哈里沙漠地带,埃及早在五六千年前已有栽培,它是经由中亚沿着丝绸之路传入我国的。至于传入的时间,有汉代说、南北朝说和五代说之分。有人认为三国时期魏国刘桢(?-217)所著的《瓜赋》,以及南朝时期陶弘景(456-536)所著的《名医别录》都已提到西瓜。然而,根据确切的史料记载,西瓜传入我国的时期应不迟于公元10世纪的五代时期。我国宋代的大文豪欧阳修(1007--1072)在《新五代史·四夷附录》中介绍说:五代时的胡峤曾在契丹吃过“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(甜)”的西瓜。他还了解到契丹人是在攻打回纥时得到西瓜种子的。其后契丹人又在上京附近(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一带)采用牛粪作为酿热物提高地温,在棚式保护地中栽种西瓜。而当时的回纥人就曾领有现今我国新疆的北部地区。它说明西瓜传入我国以后先在新疆等西北地区落户,继而由契丹人引入现今的东北和内蒙古等地区栽培。

另据《松漠纪闻》披露:南宋初年洪皓出使金国时被扣压15年,南宋高宗绍兴十三年(1143年)在他归国时把西瓜种子带回宋国,从此以后西瓜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很快得到推广种植。南宋诗人范成大还介绍说,到了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(1186年)黄河以南广大地区的人们已经做到“年年处处食西瓜”了。现在除少数高寒地区以外,南北各地均有栽培,主产于山东、河北、北京、河南、黑龙江和新疆等地。

古往今来,人们依据其引入地域的方位,及其形态特征、品质与功能特性等因素,结合运用摹描、拟物和借代等手段,先后给西瓜命名了五六种不同的称谓。

西瓜是以其来自西部地区而命名的称谓,它一直作为正式名称沿用至今。西瓜的果实一般有圆、卵圆、椭圆和圆筒等多种形状,果皮和果肉分别呈绿白、绿、黑、红、淡红、乳白或淡黄等颜色。因其果实的外观近球形,果皮色泽清翠,果肉鲜红诱人等形态特征命名,又得

到球子、翠衣和青门绿玉房等雅俗共赏的名称。其中“青门绿玉房”的誉称源于明初诗人瞿佑(1341-1427)题为《红瓤瓜》中的诗句:“采得青门绿玉房,巧将猩血沁中央。”诗中的“猩血”指西瓜瓜瓤呈鲜红色,“沁”有渗入义,“青门绿玉房”即指西瓜。

祖国的传统医学认为西瓜味甘、性寒。由于它含有瓜氨酸、精氨酸等成分,所以具有消烦、止渴、解暑、降火等功效。以其药性和保健功能命名,西瓜及其瓜皮还有着诸如“寒瓜”“天生白虎汤”“天然白虎汤”“西瓜翠”和“西瓜翠衣”等别称。

寒瓜的称谓始见于陶弘景的《名医陶已县所提到的寒瓜即后世的西瓜。在五代之先,西瓜的瓜种已传入浙东,但当时还没有西瓜之名称。宋元之际的方夔在其题为《食西瓜》的七言律诗中,曾有“恨无纤手削驼峰,醉嚼寒瓜一百筒”的诗句(见《富山遗稿》)。诗中的“驼峰”喻指用刀切成的西瓜块,“一百筒”是表示西瓜数量之多。由此可见寒瓜的确是指西瓜。

“天生白虎汤”的称谓始见于明代汪颖的《食物本草》,他认为“西瓜性寒解热,有天生白虎汤之号”。“白虎汤”是出自医圣张仲景《伤寒论》的一种传统中药方剂,它由石膏、知母、甘草和粳米所组成,因其具有极为明显的清热降火效果而著称;以“天生”或“天然”命名是强调西瓜的天然植物属性;借代“白虎汤”来命名则是为了凸显其药用功能。“西瓜翠衣”的保健功效与西瓜相同。

西瓜因富含糖分,口感很甜,又称甘瓜。此外西瓜还含有多种维生素,以及矿物质,除适宜作水果以外,尚可作为蔬菜菜肴的点缀物,充作拼盘、配菜;还可加工制造蜜饯、罐头或用于酿酒。果皮可制成蜜饯、果酱,或用于配菜。西瓜种子富含油脂,可供炒食、榨油或作糕点的辅料。西瓜种子的种仁中含有西瓜子皂甙由于它有着降低血压的作用,血压较高的人群不妨在闲暇之时适量嗑一嗑瓜子。